[ 打印此页 ] 您现在的位置:首页 » 检察风采
【思想大解放】“乘风破浪”的未检小姐姐
作者:办公室、政治部联合出品 来源:吉首市人民检察院 发表时间:2022-05-27 20:12:51 点击数:

      为营造学先进、树典型、展风采、塑形象的浓厚氛围,我院结合州检察院“五优评选”,市委政法委“党建引领、平安护航、激情奔跑向未来”为主题“十个十佳”争先创优活动相关要求,充分发掘身边的先进榜样,激励广大干警争先创优、干事创业。

      本期【思想大解放】之“身边的典型”篇,小编就带大家一起认识乘风破浪的“未检小姐姐”--彭延君。

 

 

      齐刘海、学生头、戴眼镜,笑起来羞涩腼腆,然而就是这样一位小姐姐,用手中的“利剑”守护着祖国的“花蕾”,她叫彭延君,中共党员,今年是她进入检察系统的第五个年头。披荆斩棘、乘风破浪,从民事行政检察科、扶贫办、公诉科,到如今的刑事检察未检工作,她一直以饱满的工作热情和高度负责的态度努力做好检察工作,在平凡而不平庸的岗位上坚持奉献、辛勤耕耘、磨炼品格,用实际行动诠释基层检察人员的情怀和担当。

      一、勤奋刻苦,不断提升工作能力

      “工欲善其事,必先利其器”,要干好一项工作,熟练掌握其岗位技能是基础。中山大学国际法硕士毕业的彭延君,初入检察机关时,仍倍感“压力山大”。高学历、科班出身的她常常会被同事问一些办案时遇到的专业理论知识,“我本身专业方向不是刑法、刑事诉讼法,加上刚入职,理论结合实践方面还有不足”。

      但她深知“干一行爱一行”,下定决心加强学习、弥补短板、尽快让自己适应检察办案实践需要。一方面,她把学习作为强化业务素质的根基,晚上、周末、脱产培训、集中辅导,彭延君不放过每一个学习本领的机会。另一方面,她牢牢抓住每一次案件讨论契机,向领导同事、业务专家请教,与大家交流探讨办案中自己遇到的难点、重点,通过不断积累和实战历练,实践与书本里学到的知识得到了相互印证。彭延君也逐渐成为能力过硬的未成年人刑事检察工作专干,被同事们亲切地称为未检“小姐姐”。

 

 

      2022年5月,吉首市辖区某派出所就一起辍学未成年人涉嫌刑事犯罪案件的定性,申请检察机关提前介入。作为吉首市检察院的未检专干,一度对该案的定性陷入困顿。在认真审查案卷后,彭延君敏锐地意识到该起案件定性存疑,在先后查阅了关于未成年人犯罪的法律和相关司法解释后,其思路得到了印证。及时向分管领导汇报,并参与了与公安机关侦办人员的案件定性磋商会,就该起案件定性进行沟通交流。基于案件事实、影响程度和相关法律依据提出了检察机关关于案件定性的建议,并被公安机关采纳。

      同时,彭延君将该起案件线索通过内部协作机制,向该院民事行政检察部门移送,拟从社会治理层面向教育主管部门发出社会治理类检察建议,督促对市内各中小学义务教育阶段辍学儿童情况进行摸排,积极开展教育引导和关怀,更好地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。

      二、公正执法,用爱传递检察温度

      开展未成年人检察工作不仅要求承办人具有过硬的法律素养,准确把握定罪量刑标准打击犯罪,更重要是心系检察关怀和社会思考,有针对性地对相关当事人开展教育、感化和挽救,从司法角度推动政府、社会、家庭等全方面加强对未成年人的综合保护。作为该院的未检专干,彭延君牢记自己的职责使命,努力让未成年人检察工作变成一项有温度的工作,先后办理未成年人案件30余件,为罪错未成年人开展心理辅导20余人次,发出督促监护令10余份。

      2022年3月,彭延君在办理一起侵害未成年人案件时,依法对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小周(化名)开展社会调查。通过查阅卷宗、讯问嫌疑人,以及走访其家庭和学校,向其父母、学校老师、同学了解成长经历、学习情况及平时表现后,审查后依法对其作出不批准逮捕的决定。同时,为更好地帮助罪错未成年人重返社会,彭延君主动联系小周的父母,适时提出对小周开展心理疏导的建议。在得到小周家长的同意后,积极联系专业心理疏导团队对小周开展心理辅导。并就其家庭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,依法向小周的父母发出督促监护令,要求监护人履行监护义务,认真开展家庭教育,关心、关爱小周的成长,“唤醒”缺失的家庭监护。

 

 

      2022年5月,彭延君在办理一起侵害未成年人案件时,发现未成年被害人小付(化名),父亲长期在外务工,母亲在家务农,家庭生活条件较为困难。根据《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全面加强未成年人国家司法救助工作的意见》相关规定,结合小付的基本情况,彭延君认定小付属于陷入司法、经济双重困境的未成年人,必须给予救助保护。

      于是,彭延君将案件线索向该院控告申诉部门移交,作为司法救助案件办理,及时启动救助程序,以期解决小付家庭燃眉之急,帮助其走出生活困境,在案件办理的同时输出更多的检察关心和人文关怀。“我们能做的也许还不够多,但身为未检专干要有更多的责任感和自觉性,我相信这是一件非常意义的事。”彭延君说道。

      三、能动履职,努力播撒法治种子

 

 

      彭延君还是孩子们口中的“彭老师”,“同学们,谁可以告诉我这张图片中哪个是男孩?哪个是女孩呢?”“大家想一想,如果陌生人通过以上几种方式接近时,我们是不是应该引起警觉?”。前不久,彭延君走进吉首市丹青镇小学,给同学们上了一堂生动的法治课,这只是她开展送法进校园活动的一个缩影。她说“除了依法办好案,加强未成年人法治教育,帮助未成年人扣好‘人生第一粒扣子’,也十分重要”。

 

 

      从担任未检专干以来,彭延君带着责任、带着感情用心积极推进青少年普法工作,以“防校园欺凌”“防性侵”等为授课主题,先后深入城区、乡镇中、小学以孩子们乐于接受的方式、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进行法治授课10余次,寓教于乐,深受孩子们的喜爱。听众从可爱的学生到能够播撒法治种子的老师,她尽最大努力教育引导孩子们防范和远离侵害,提升自我保护能力,把法治种子播撒到每一个孩子心中。

      她坚持“未”爱发声,目光始终聚焦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之上,通过检察建议、普法宣传等形式,督促社会治理完善,净化未成年人成长环境,先后向相关职能部门发出检察建议6份,深入社区、乡镇、街头等地开展《未成年人保护法》《民法典》、强制报告制度等普法宣传活动30余次,为孩子们的成长撑起一片法治蓝天。